注意!春玉米播种要注意!

2022-02-28

种好是基础,管好是关键,只有做到“五分种,五分管”玉米才能夺高产。

1.播种温度

春玉米播种一般要掌握土壤表层5-10cm地温稳定在10℃以上,气温稳定在12℃以上。地温在10~12℃时播种能正常发芽出苗。适宜的播种期有利于玉米正常出苗,正常成熟。另外,可避开一些不利的自然灾害和避免发生有些病害、虫害。如适宜的播种期可以避开玉米盛花期的高温、多雨;可以减少病毒病、穗腐病的发生;可以减少地老虎的严重危害。对春播玉米来说一般当表层5-10cm地温稳定在10-12℃时,盐碱地稳定在13-14℃时为适宜的播种期;地温越高出苗越快,如5-10cm地温15-18度播种,8-10天出苗,在20-22度时播种,5-6天即可出苗。

(1)播种偏早:容易遭遇晚霜,造成伤苗或冻死苗,另外易感染丝黑穗病。

(2)播种偏晚:生育期偏长的品种可能遭遇早霜。

图片41.png

2.播种湿度

   播种时耕层土壤湿度要求达到田间持水量的60%—70%。根据土壤在不同含水量下的土色和握在手中的感觉以及可塑程度,利用眼看手摸加以判断。土壤墒情分为干土、潮干土、黄墒、黑墒等四级。

   (1)干土土壤呈气干状态,或成坷垃或成土面,不宜播种,干土层超过4cm时,播种不能萌发,2-4cm不能全苗,2cm则基本不影响出苗。

   (2)潮干土土色灰,手握土不成团,易散碎,此时播种只能胀破种皮,不能萌发,成苗率低。

   (3)黄墒:手握成团,自然落地散碎,手有凉感,稍有湿印,适宜播种,播后基本全苗。

   (4)黑墒:手握成团,落地不散,手上有湿印,土壤含水量高,田间作业易形成死坷垃,播种可以全苗,但地温低,出苗慢,易感染病害,易造成土壤板结。

图片42.png

3.播种深度

   一般以4-5cm为宜。如果土壤粘重,墒情较好,可适当浅播。土壤质地疏松,易干燥的砂土地,可适当深播,但一般不超过10cm。

(1)播种过深,出苗时间长,消耗养分多,出苗后瘦弱或幼苗不能出土圈在地表下。

(2)播种过浅,容易吹干表土,不能出全苗。

(3)播种深浅不一,有的出苗早,有的出苗晚或不能出苗,易导致大小苗。

不同土质、土壤含水量及播种深度

土质

土壤含水量(%)

播种深度(cm)

壤土

17~19

5~6.7

砂壤土

12~14

6.7~8.3

粘土

18~20

4~5

4.播后镇压

    耧播、犁播或人工开穴点播,覆土要均匀一致,播后一定要镇压。镇压是保证玉米出全苗的重要技术措施之一。干旱时播种后,种子与土壤接触不良,不易吸收水分而影响苗全和苗齐,通过镇压,有利于下层水分上升,使种子吸水发芽出苗。镇压时要考虑土壤水分,干旱时要随播种随镇压,土壤水分较大或正在降雨,可稍后镇压或不镇压。

    墒情好,镇压时要慎重,一般来讲除砂土地、坡地需镇压外,其它平地、下湿地等都不可镇压,否则人为造成板结。

【免责声明】:本文部分或全部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,仅供学习、交流使用,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以作处理。


分享